从大山里沉睡的石灰石开始,南国,默默的石头,谁能知道它的梦想?
中国共产党的先锋作用,广西华纳人的初心拼搏与奋进,在南国一片热土里,谱写多少宏伟篇章?挥洒怎样石头的诗意?
戊戌立冬,我们踏着温暖的阳光,参观考察广西华纳公司。
从石头说起。座谈,交流,采访。我们了解到:华纳从一家注册1000万的企业,成为销售收入达10亿多元,年缴税9000多万的地区重点企业,成为目前广西产量最大、品种最多的碳酸钙生产企业。 2017年7月,华纳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2017年2月,获得(PVC抗石击汽车底漆纳米钙)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奖[金奖];2017年8月,广西华纳生产的纳米碳酸钙获得“广西名牌产品”称号;2017年1月,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的领军企业;南宁市碳酸钙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人才小高地;党组织列入2017年南宁市非公党建示范点……,当我们记下这一串串成果时,十分惊讶。
随后,我们漫步在华纳公司一条宽敞的林荫大道上,斑驳的阳光下,看见路旁党建园地里“华纳先锋” 四个大字,金光闪闪。 近看,习近平总书记 “非公有制企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非公有制企业的数量和作用决定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整个党建工作中越来越重要,必须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扎扎实实抓好”的指示,十分醒目,“作为依靠党的富民政策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要坚决拥护党的事业,党建做强了,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好了,公司就能有更好更快的发展。”——公司党支部书记黄炜波这些话语,映入眼帘。这时,惊讶之中,我们似乎找到了线索。
此刻,在立冬的脊背上,必须小心打磨词语,在华纳石头的梦想,辉煌的每一条道路上,党的“先锋”、“模范”的闪耀,风雨中,华纳人初心的拼搏与奋进,不时在眼前晃动。
是的,最初华纳,从1994年开始,从一个偏僻的山乡开始,从一个土生土长的壮族儿子黄安定的名字开始,从看不起眼的石灰石开始,从双飞粉开始。
石山,破碎机,磨粉机,简陋的机械,成为,可以显耀的家当。
轰鸣声,车轮滚滚,汗水,弯腰与劳作身影,成为广西武鸣甘圩,每一个日出日落最亮丽的风景。
破碎——磨粉——风选——分级,情愫,被一粒粒阳光打散。初心,在粉尘,烈日,冰冷,泪水之中,漫漫,上下求索,然后,以双飞粉的名字,清亮。走向市场,走向远方。
2001年1月,广西武鸣金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以“细微无极、精益求精”的经营理念,步入快速发展通道,春风荡漾中,每一石头、每一寸空气都注入“改革开放”,壮乡普通的石头,开始说话。2003年11月,首条纳米钙生产线建成并投产,开始生产高品质碳酸钙产品。从石灰石、双飞粉到纳米钙,矗立在南国企业改革开放的前沿,以开放的姿态,在缤纷的时空中舒展蓬勃与诗意,以华纳的情怀为壮乡大地争光,让人们认识“碳酸钙”,记住“华纳”,记住武鸣甘圩镇甘圩街29号。
2009年,成立公司党支部,党员18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成了党支部的骨干队伍,党的旗帜,飘扬在华纳——非公企业的大地上。
公司党支部书记黄炜波说 “党的宗旨,是凝聚先进的‘大磁场’”, 他恪尽职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和使命,带领企业党员在经济发展大潮中率先垂范。从此,华纳的一每个角落,活跃着一个个先锋背影。
他们或学习,或坚守,或攻关,成为旗帜,舒展,一番创业的情怀,或抒情,或放浪,内心的追求,倾洒于石头,阳光,风雨,云霓,与广西华纳,默默前行。
先锋的指导,凝聚一批技术人才,活跃在碳酸钙生产和应用技术研究,在行动中,点点闪耀。“固本强基两培养”、“我为公司献一策”,争创“华纳先锋岗”等主题实践活动,增强凝聚力,提升战斗力。在黄炜波的带领下,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高健宁,石有帅,陆永芳,农红萍,陆锦连等等名字,亮丽在华纳技术岗位上,攻破科技难关,打造“纳米新材料”,推动公司取得了100多项新技术成果,并先后获得自治区、南宁市科技贡献奖、科技进步奖并获批组建“南宁市碳酸钙制备及应用研究人才小高地”。
诚然,石头的道路是曲折的,市场风云变幻,步履艰辛。最初设备、工艺的落后,人才的缺失,效益的低下,“跳槽”的梦幻,含泪的星光,时刻挑战着坚固或柔软。喧嚣的背后,有一缕思念悄悄从窗前扫过,打湿家乡的月亮,或打开信笺,或随着清风,或裹着草味花香,轻拂乡音的呢喃。因为先锋、责任和坚守,风雨之中,心底,依然如纳天清泉一样清澈纯净,胸怀,如壮乡大山一样坦荡和自然。多少次在深夜里惊醒,多少次和节假日擦肩而过,为了心中的“碳酸钙”,暝思苦想,从试产——失败,再试产——再失败,到最后成功。当看见碳酸钙系列产品畅销,一车车产品走向市场,一个个忙碌的脚步,悄悄地融入于平常的烟火。
年轮滚过,“先锋”、“模范”、默默的身影,爬涉、忙碌在华纳奋进的路途上,坚持“诚信为本 客户第一”、“以质求存 诚信共赢 创新发展 品牌致胜”,坚持“党建强,发展强”理念,围绕打造“华纳先锋”品牌目标,推行“一个支部+三个平台”创建模式。初心,在华纳的目标上铭记,意志,在创新上打磨,理想,在共赢中实现,让一个偏僻山区的石材料加工厂,迅速成长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西产学研用一体企业、广西知识产权重点培育企业,“自治区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产学研用一体化企业”, 2016年2月,荣获2016年度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年2月,荣获南宁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南宁市重大贡献,2017年12月,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在市场的云卷云舒中,一次一次地诠释——“华纳先锋”,使人们一遍一遍地赞叹“细微无极,精益求精”。
困难与征途同在,而先锋的作用,步伐的坚定,在风雨中不动声色。建立广西华纳-广西大学联合开放实验室,成立武鸣县碳酸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宁市碳酸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华纳碳酸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还有100多项新技术成果,获得21件发明专利授权,从简单的“机械化”到“现代化”、 “标准化” ,让华纳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让人感觉是一夜之间。
其实,这只是广西华纳改革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是壮乡的“华纳速度”,品味这一速度,还会铭记一些数字:
2013年末资产总额2亿多元,2013年,销售额3亿多元,利税总额6000多万元,纳米碳酸钙生产线7条,轻质碳酸钙生产线3条,重质碳酸钙生产线8条, 2个优质石灰石矿产原料基地,3个高品位方解石矿产基地,21种碳酸钙系列产品,年产纳米碳酸钙19万吨,年产轻质碳酸钙8万吨、重质碳酸钙10万吨,各类建筑石料300万吨,碳酸钙系列产品畅销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及内陆十多个省市,部分出口至欧盟及东南亚各国……
这一切,都让人想屏住呼吸,静听,那些先锋的气息,让华纳人在光荣与梦想,烂漫与神圣之中找到自我与自豪,找到承载的力量……
展望未来。十九大的阳光,照耀每一个角落,华纳“先锋”的指导,融入“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互惠互利,共创业绩” 广西华纳董事长黄安定的声音洪亮。极目远眺 ,“不断规范企业经营管理,争取3-5年完成国内上市。持续扩张发展规模,2025年左右实现年产值20亿元。立足碳酸钙行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持续创新求变,2028年发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碳酸钙产品制造商及应用技术供应商” 的蓝图宏伟,党的“先锋”闪耀,华纳人的执着,拼搏,坚守和奋进,在实现华纳目标的征途上伸展,成为永远的华纳,成为一个个与石头与风雨打交道的人,在砥砺的底色中奋进的背影。